2007/04/08 | 有趣的族谱
类别(心阁) | 评论(0) | 阅读(32) | 发表于 12:14

因为堂弟占用我的电脑玩游戏,无聊之极跑到老爸房里,瞥到到一本我家的族谱,就翻了一下,哈哈,还真有意思。

原来俺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,总之不知是多少个爷爷之前的爷爷,还是一厉害人物呢。


先从吴姓氏起源说起吧

1、上古已有吴姓。一是舜后代有封在虞的,因"虞"与"吴"音相近,故舜后有吴姓。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,其后亦有吴氏。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,其后有吴姓。
2、出自姬姓,以国为氏,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。商时,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(周太王)建立了周部落。太王有三子,其中小儿子季历颇有才干,生子姬昌,姬昌出世时,有圣瑞出现,所以太王就属意姬昌接位。太王的大儿子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了父王的意思是先传位给季历,再传位给姬昌,就决定自动让贤,便一起南下荆蛮(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)。太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,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,号称句吴。太伯死后,由仲雍继位。周武王(姬昌为文王,其子姬发为武王)灭商后,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,国号改称吴,并追封太伯为吴伯。至仲雍的第19世孙寿梦称王,建都今江苏吴县。寿梦的第四子季扎本该继承王位,但他避而不受,逃到延陵以耕田为生。此后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:一支在政治上发展,出现了吴王阖闾,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;另一支则是季扎及其后裔独立发展,人丁繁衍众多,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。吴国被越国所灭后,其子孙便以国为氏,称吴氏。

^_^,就不知我的祖先是否属于姬姓后裔,那就无可考证了,只是报纸上这么报道的。不过看到这个,想想真有意思,江苏吴县就是苏州吴中区,哈哈,难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俺先去拜访老祖宗再回家,顺便将附近的地方能玩的先玩玩。其实毕业时很想听父母的话直接找海南的工作,至少也要去广州或深圳啊,但好巧不巧的,就糊里糊涂的签了苏州。幸亏,在那里,认识了一帮子的好朋友,一起瞎聊,一起出游,一起HAPPY,过的也是有滋有味。这是题外话了,再回来。

根据“迁琼始祖的由来(一)[http://www.hnsbc.com/activies/view.asp?id=2856]”和“ 海南移民史略(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472bfdc0010004da,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哦)”这两篇记载:

吴姓:迁琼始祖吴贤秀,字敬之,号壶邱。福建莆田人,生于唐天宝壬午(公元742年),18岁登唐乾元已亥进士。历任衡州卒、建宁县令、侍御史、司农卿、大理卿、户部侍郎、户部尚书。是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四朝之元老,从政47年。唐永贞乙酉(公元805年),流放崖州,由长安经闽迁琼(另一记载,因闽中社会动乱,携子理、玫、现于唐永贞乙酉年9公元805年迁琼,落籍琼山,墓葬塔市。),唐元和丁亥(公元807年)卒,年66,葬于琼山演丰镇龙窝坡。碑刻“唐进士户部尚书来琼始祖吴贤秀公墓”。尚书壶邱公携理、玫、现三子南迁,理公官至工部郎中,玫公官至户部郎中,现公任翰林院修撰。玫公为琼族二世祖。

先去吃饭,不然要被训了。

0

评论Comments

日志分类
首页[173]
心阁[83]
生活[90]